2022全国青少年“民族之光”摄影展暨“光影助学”公益项目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届展览主题是“光影逐梦,发现之美”。展览作品为全国光影助学工程71所校区、五十六个民族光影助学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拍摄创作的摄影作品,包括:校园生活、身边故事、民俗文化、美丽乡村、百姓生活等方面能够真实反映民族融合、乡村振兴、文化复兴等方面发展变化的纪实摄影作品。本届展览共收到全国光影助学工程71所校区1686名光影助学班同学投稿,征集到18560幅作品,通过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线上发布初选作品320幅,经网络投票和组委会综合评定,并由赵少华、杨元惺、朱宪民、李树峰、刘合、王建琪、徐波七位专家评委组成终评委员会,评选出金奖5名、银奖10名、铜奖15名,优秀奖48名,网络人气奖8名。获奖作品将在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官网和公众号公示,并在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官网和北京国际摄影周官网线上展出。评选结束后,北京公益摄影协会许洪绪主席为本次展览的评委专家颁发了评委证书。
11月16日,2022全国青少年“民族之光”摄影展暨“光影助学”公益项目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活动中展示了学生获奖作品、介绍“光影助学”公益项目、分享学生们的成长故事,并邀请到中国文化艺术界、摄影界、公益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展望“光影助学”公益项目的发展与未来。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女士;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杨元惺先生;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北京公益摄影协会总顾问朱宪民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名誉主席刘合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树峰先生;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建琪先生;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主席、全国助学工程首席专家委员徐波先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城乡社区基金秘书长邵晔女士;公益时报记者王勇先生;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胡艳女士;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许洪绪先生;著名书法家、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名誉主席王建强先生、副主席张耕畦先生、常务副秘书长陈钢利先生。会议由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霞女士主持。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城乡社区基金秘书长邵晔女士介绍了“光影助学”公益项目情况及运营模式。邵晔女士对2022全国青少年“民族之光”摄影展正式上线表示祝贺,“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帮助的乡村学生,通过发现美的双眼拍摄的鲜活作品,讲述了身边的故事,传递家乡的改变,更展现出“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的丰硕成果。目前,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公募支持的“光影助学”公益项目也已经在各大民政部指定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腾讯公益、微公益等)正式推出,希望全社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关注和支持“光影助学”,让更多乡村学生“开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女士发言中表示,这些孩子们拍摄的照片有深度,有温度,反映了真实的生活,非常感动。民族之光摄影展,为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一个有益的探索,也打造了一个民族青少年进行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民族的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杨元惺先生表示,组织全国青少年摄影展非常有意义,有助于青少年影像教育的发展,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长期为促进青少年影像发展服务,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学习摄影,传播民族文化,促进国际交流。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北京公益摄影协会总顾问朱宪民先生表示,现在是读图时代、影像时代,北京公益摄影协会重视青少年影像教育,培养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学习摄影,提高孩子们的艺术审美,促进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影像教育都非常有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树峰院长表示,通过全国青少年摄影展,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建立起了一种信心,能够通过摄影的方式和手段,开启了孩子们的心智,不光是艺术摄影方面,而且是一种多方面的心智开启。一个小小的相机能够带动他们关注和热爱家乡,去发现家乡的特殊的美,人性的美。另外“光影助学”还得到一批摄影家和艺术家鼎力相助,有118个摄影界的老师,有428位摄影公益大使无私奉献,这是社会爱心的大汇聚,也是一次慈善工程的发扬和具体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名誉主席刘合院士表示,公益事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能够将不同领域的专家引入“光影助学”公益项目,增加项目的传播力度和社会关注度,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企业,关注光影助学,助力孩子们的成长。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建琪先生表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培养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拍摄身边的故事,用影像记录生活非常有意义,而且也初见成效,孩子们的摄影作品多次参加丝路中国青少年摄影大展,也获得优异的成绩。希望今后北京公益摄影协会组织青少年的摄影作品积极参与,多多加强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