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互动有礼 | 追寻探索、感悟光影——访广西摄影家协会主席、秘书长施兴良

互动有礼 | 追寻探索、感悟光影——访广西摄影家协会主席、秘书长施兴良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3-01-09
浏览量: 291
图片
施兴良

图片

现任职务: 

广西摄影家协会主席、秘书长、广西文联第十届主席团委员(自治区文联一级调研员)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首席代表处主任;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广西分院院长(教授);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

广西文艺志愿者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副主席


代表作:

《较量》获第六届“亚洲风彩”华人摄影比赛三等奖,《小桑村》获“中国少数民族摄影联展”优秀奖、《漓江小景》、《瑶家婚礼》、《瑶岭的早晨》、《金龙狂舞》、《龙脊梯田》、《金秋》、《金玉满堂》、《白鹭展翅》等十几幅摄影作品赴泰国、日本、奥地利、新加坡、越南、加拿大等国家展出。


编辑出版:

主编出版第六、七、八、九、十届《广西摄影艺术展览作品集》,第四、五、六、七、八届《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选》,《广西摄影家协会40年》、《中国西部风光风情摄影展作品集》、《广西》自然风光摄影集、第五届、六届《广西摄影理论研讨会文集》、《广西·台湾风光风情摄影艺术交流展作品集》、《风生水起北部湾——广西摄影作品晋京展作品集》、《全国摄影名家作品集》、《绿镜头——生态广西全国摄影艺术大赛作品集》、《中国广西与马来西亚摄影交流作品集》、《美丽广西·生态家园——黄云清摄影作品集》、《一孔之见——胡旭宁摄影集》、《回望流淌的岁月——郭小平摄影集》、《广西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联展作品集》、《广西摄影家协会产行业团体会员摄影联展作品集》、《老挝、泰国、柬埔寨风情录——2014年中国摄影汽车拉力摄影作品集》、《2012—2017年广西获奖摄影作品展作品集》等二十多部。


获得荣誉:

2001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全国“德艺双馨”优秀会员;

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2006年获得广西人事厅、广西文联授予个人记二等功奖励;

2010年获广西文联授予“全区文联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1年获广西区提名推荐“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2013年获广西文联给予记三等功奖励;

2015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2018年荣获广西文化厅、广西文联授予首届“广西文艺花山奖·贡献奖”;

2019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主办的“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聘为评委。




Q
A
&


图片

大藤峡工地  施兴良/摄 


图片

白鹭展翅  施兴良/摄


Q:《数码世界》杂志: 在摄影的广袤世界里,您40年如一日,追寻、探索、感悟生命中的光与影,乐此不疲。请问您是如何走上摄影道路的?

施兴良:我从小就喜欢绘画、音乐,上小学、中学的时候班  主任总是推荐我到学校美术组、文艺队,课外学习绘画、唱歌、跳舞等,也许多多少少身上还有点艺术细胞吧。读高中时,有一  次去新华书店想买几本有关绘画及音乐的图书,70  年代末这方面的书可供选购的还是较多,放在旁边书架上的摄影书籍廖廖无  几,好奇心使我翻看了几本,见到风光图片拍得真漂亮,也想了  解学习一下,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有相互借鉴的地方,所以我用  零花钱买了一本《摄影怎样正确曝光》。这书开本不大,页码不  多,但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在学校放假的时候,除了完成假期  作业,偶尔去问人借旧的海鸥 135 单反、120 双镜头相机去学习拍照,然后拿到国营照相馆冲印。

高中毕业后,于 1980 年 10 月至 1985 年 10 月在广西美术家协会工作,期间有时也拿相机翻拍一些美术作品、拍点风光风情资料 图片用于刊物发表。1985 年 10 月调到广西摄影家协会工作,当年就有陪同中南五省区十多位摄影家赴桂林进行创作的任务,我使用 了一部旧的亚西卡 135 套机(42—105mm 变焦镜头)拍了第一幅作品《漓江小景》,从此正式走上摄影的道路,乐此不疲,一路前行。



图片

大塘口驻村第一书记带领致富 施兴良/摄


图片

较量 施兴良/摄 (获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三等奖)


Q:《数码世界》杂志:您拍摄的作品很多入选全国和全区类的大展,并且获奖。作品获奖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肯定,是在拍摄之路上的一个个里程碑。您如何看待作品的一次次获奖?哪次的获奖对于您来说意义非凡?

施兴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摄影也是如此,不间断的拍摄才有了量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才  能有质的变化,积沙成塔,摄影硕果累累。作品一次一次获奖, 证明自己一步一步在前进,获奖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接续追寻  探索,摄影永无止境。


摄影作品《较量》在 1999 年第六届佳能杯“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中获三等奖。自己身为广西摄影家协会负责人,不宜投稿参加广西区内摄影的赛事,即不能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做裁判员要有水平才能准确裁决,做运动员也要有水平才能拿大奖。为了检验自己的摄影作品水平如何,那年第一次向广西以外举办的摄影赛事投稿,作品中《较量》也是第一次获奖,证明自己做“运动员”还是可以的。人们说:熊掌和鱼不可兼得, 我认识到不能为了去获奖而获“讲”,不能忘了重要的使命是带领广西 更多的“运动员”冲大奖,出名家出名作。



图片

环江毛南族傩面舞  施兴良/摄


图片

黄姚古宅 施兴良/摄


Q:《数码世界》杂志:广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风景优美宁静。比如桂林就有山水甲天下的称号,您的第一部作品《漓江小景》,如诗如画、唯美至极。您怎么看待这幅作品?当时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下拍摄的?

施兴良:广西拥有奇特的喀斯特、丹霞地貌,世界之最——乐业天坑群、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广西处处好风光,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陈毅  1963年2月写的《游桂林》诗中有一句:“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可见桂林如诗如画的山水素有甲天下之称。我得益于阳朔美丽 的风光,我得益于名家的指点,我得益于身临其境拍下了处女作《漓江小景》,这只是摄影创作上迈出的第一步,在众多摄影名家的漓江风光作品里,我的作品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观看电影《刘三姐》,这部以广西题材拍摄的电影放映时轰动了国内和东南亚,许多场景是在漓江上拍摄, 在电视纪录片和摄影集、展览作品里也观赏过美丽的漓江风光,很是陶醉。1985 年秋,因工作需要陪同外省的十几名摄影家到桂林采风, 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我还是第一次。当时坐着渔夫划的竹排前往阳朔兴坪黄布滩景点拍摄,见到江水清澈,岸边翠竹、层峦山峰倒映江面,仿佛小小竹排在青山顶上、茂密竹林穿行,这种感觉令我的心情无比激动。靠岸登上一座小山,望见近处岸边有处人家,远处美   景尽收眼底,赞叹真是一幅好作品,激情下触动了快门,就有了《漓江小景》。



图片

举杯同乐 施兴良/摄


图片

京族渔歌 施兴良/摄 


Q:《数码世界》杂志:您提到过“艺术创作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土壤”作品《瑶家婚礼》《瑶岭的早晨》《金龙狂舞》《龙脊梯田》《金秋》等等都记录了现实社会和民间生活。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句话的内涵,作品里都有体现吗?

施兴良:首先要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 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和谐守礼、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文艺需要人民,艺术属于人民,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为此,一切文艺创作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土壤,摄影要根植这块沃土,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在我拍摄的生涯中,以民族文化、民族习俗、团结统一、和谐守礼、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等民族精神为内容的作品均有体现。



图片

龙脊梯田  施兴良/摄


图片

漓江渔夫 施兴良/摄


Q:《数码世界》杂志:拍摄好的作品要求作品中有作者的主体意识,在您的作品中,以客观、自然、不事雕琢为特色。但是现在拍摄流行各种特效,不得不承认加了特效后的照片很好看。您 怎么看待这种拍摄方法?

施兴良:我首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艺方针。当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摄影器材更新步伐加快,特效配件也呈多样化,大家拍摄起来如鱼得水,流行加各种特效后,有一定的特殊效果,照片非常好看。我个人认为摄影器材是为我们所用的,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尝试各种特效技法,以获得某种想要的效果,即好看。值得深思和探讨的是:特效的最大化在哪里?用这种拍摄方法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摄影作品才是我们的最大追求,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图片元宝山小桑村 施兴良/摄


图片

壮族人家 施兴良/摄



本刊评论:形与色,光与影


不止自己前进,也要带领广西摄影前进。

施兴良,既是摄影艺术家,也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组织举办过多次摄 影展览,展览会上的作品全面的记录了广西的发展进程以及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得到 了观众的称赞。广西摄影家协会,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大局。

自幼习画,自幼就有着艺术的气息,在一次发现摄影的美感后,就有了学习摄影 的冲动,这是现在我们欠缺的学习意识。坚持创作 40 年来,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但是他很快乐,他在拍摄过程中享受时光,享受着自然地风景,把摄影作为自己一生的 事业,从中感受生活的乐趣,感受自然民生,他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注入一幅幅的作品之中。

形与色,光与影,充斥施兴良的主观世界。

施兴良主张,摄影,首先要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作品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 以民族文化、民族习俗、团结统一、和谐守礼、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 精神为内容的作品均有体现。

作品《漓江小景》《瑶家婚礼》《瑶岭的早晨》《金龙狂舞》《龙脊梯田》《金秋》《金 玉满堂》《白鹭展翅》《壮族人家》《小桑树》《漓江渔夫》客观、真实、自然、亲切、随便、不事雕琢、形象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作用和审美感染力。

施兴良创作时,坚持“人文思考”“生活体验”“创新超越”,强调审美的“独立 性”“自主性”“主体性”的张扬。如果摄影者的作品,能够写实,能够让观众从中感受, 观众自然会印象深刻,高度认可。


图片

企沙渔港 施兴良/摄


图片

钦州港区  施兴良/摄 


图片

那坡黑衣壮小姑娘  施兴良/摄


图片

清水苗姑娘   施兴良/摄


图片

长寿老人 施兴良/摄


图片

手牵手 施兴良/摄


图片

醉在金山  施兴良/摄


图片

凝望  施兴良/摄 


注:此文发表在《数码世界》杂志2020第八期




名家访谈

《数码世界》杂志2020年第八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