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吴应新荣获——2025年度中国摄影百花奖

吴应新荣获——2025年度中国摄影百花奖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3-25
浏览量: 61

image.png

摄影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世界的美好与变迁,传递着人类的情感与智慧。它一门充满魅力和挑战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活动,有着不可取代的艺术价值。

为深入挖掘摄影人才,充分展现摄影风采,鼓励和表彰在摄影创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德艺双馨摄影家;在影像引领创作、凝聚力量、攀登摄影高峰、举荐摄影人才、创作精品力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专业摄影人;怀着赤诚之心,热爱摄影事业,以自己的独特视角与多样风格,勾勒伟大祖国不断前进的清晰脉络,用影像的力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展现摄影艺术独特魅力的平凡摄影爱好者,树立了行业标杆,为摄影事业繁荣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的摄影人,九州摄影特举办中国摄影“百花奖”评选活动,给广大摄影人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激励创作热情,展示摄影才华,搭建交流平台,充分运用摄影艺术形式,展现更多优秀作品,促进和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

评选活动奖项分为多个类别,包括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创意摄影等,并将邀请中国顶尖摄影大师、专家学者、摄影界名人及行业协会领导组成评审团,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评选出真正优秀的摄影师及摄影作品。

获奖摄影师:吴应新

f.jpg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摄影与摄像》特约摄影师

《九州摄影》签约摄影师

2023年评选为九州摄影“年度十杰摄影师”和“中国十大人像摄影家”

2023年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2023年评选为《摄影与摄像》光影逐梦年度优秀摄影师

2024年超影像大赛中授予“人物肖像金奖”

2024年荣获人像摄影十佳的称号

2024年旅游世界组委会聘请为人像摄影艺术导师

2024年被《CCTV——艺术名家》评选为艺术学者

多幅作品参加国家级摄影影展并获奖,也被中国摄影艺术馆收藏,并且在国家级摄影刊物上发表

获奖作品赏析

image.png

《河水细流》

作品点评:

照片的构图集中在溪流和石头的细节上,通过前景中石头的排列和溪流的走向,引导观众的视线深入画面。这种安排使得观众可以感受到水流的动态和自然的宁静。照片的色彩相对自然,石头的颜色和水流的白色形成了和谐的搭配。光线柔和,没有过度曝光或阴影过重的问题,整体感觉非常平衡。

image.png

《举国同庆》

作品点评:

烟花的多种颜色,如红色、黄色和绿色,在夜空中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的反光在水面上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烟花在画面中分布均匀,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视觉效果。桥梁的线条引导观者的视线,增加了画面的深度和趣味性。摄影师成功地捕捉到了烟花的瞬间,展现了良好的快门速度和曝光控制。水面的反光处理也增加了画面的美感和艺术性。

image.png

《珠海之夜》

作品点评:

画面中的色彩丰富且富有层次感,天空的渐变色从下方的蓝色、紫色到上方的粉色、橙色,过渡自然,与城市的灯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采用高空俯瞰的视角,不仅展示了城市的广阔,还能让观者感受到城市的密集与繁荣。这种视角独特,使得普通的城市景观变得宏大和壮观。

image.png

《春妮》

作品点评:

整体色调比较自然,以暖色调为主,符合农村或传统生活的温馨、质朴的氛围。色彩搭配和谐,不显得突兀。画面构图较为平衡,三个人物形成了三个不同的高度层次,使得画面不显得单调。同时,背景的石墙和小屋形成了水平的线条,与人物的垂直线条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结构感。

image.png

《夕阳情》

作品点评

画面采用了剪影的形式,使得人物的具体特征不清晰,反而突出了他们的动作和姿态。两个人物的位置在画面的左侧,遵循了黄金分割法则,使画面更具美感。日落在画面的右侧,太阳接近地平线,形成了平衡的构图。日落的光线柔和,染红了天空,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从黄色到橙色,再到淡紫色,过渡自然。剪影部分与明亮的天空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传达出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

本刊评论

五彩斑斓生活中的美丽瞬间

这几幅摄影作品遵循黄金分割法则来安排画面的元素,使主体和背景之间形成平衡的构图,提升画面的美感。选择在日落时拍摄,利用柔和且富有层次的光线,创造出温暖而富有情感的色调。通过调整曝光,使天空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增强画面的视觉吸引力。通过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安排,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使图像具有深度和立体感。抓住人物动态瞬间,如手牵手上山的姿态,传递情感和故事性,使观众能够感受到画面背后的意义。通过图像中的动作、姿态和场景,传递出关爱、互助、友情等情感,使观众能够产生共鸣。利用自然光线和温馨的场景,营造出宁静、温馨和积极向上的氛围。将人物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突出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情感。

本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