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陈振荣获——2025年度中国摄影百花奖

陈振荣获——2025年度中国摄影百花奖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3-27
浏览量: 52

image.png

摄影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世界的美好与变迁,传递着人类的情感与智慧。它一门充满魅力和挑战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活动,有着不可取代的艺术价值。

为深入挖掘摄影人才,充分展现摄影风采,鼓励和表彰在摄影创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德艺双馨摄影家;在影像引领创作、凝聚力量、攀登摄影高峰、举荐摄影人才、创作精品力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专业摄影人;怀着赤诚之心,热爱摄影事业,以自己的独特视角与多样风格,勾勒伟大祖国不断前进的清晰脉络,用影像的力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展现摄影艺术独特魅力的平凡摄影爱好者,树立了行业标杆,为摄影事业繁荣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的摄影人,九州摄影特举办中国摄影“百花奖”评选活动,给广大摄影人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激励创作热情,展示摄影才华,搭建交流平台,充分运用摄影艺术形式,展现更多优秀作品,促进和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

评选活动奖项分为多个类别,包括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创意摄影等,并将邀请中国顶尖摄影大师、专家学者、摄影界名人及行业协会领导组成评审团,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评选出真正优秀的摄影师及摄影作品。

获奖摄影师:陈振

image.png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

陈振作品主要围绕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人文纪实。陈振走访过几十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用手中的相机,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许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在国际国内摄影大赛多次获奖《功夫》在2022年新加坡淡马锡国际摄影沙龙巡回赛获(彩色开放组 ) 金牌。《精美绝伦的马鞍在这里诞生》在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大赛中,获生活习俗类《记录奖》。《他把皮影带给深圳》获深圳网络媒体协会和新闻网主办《金瞳奖》并获得《深圳城市记录者》称号。陈振的多幅摄影作品入选国际和国内摄影专业展,几十幅作品刊登在国家级专业摄影杂志上。

2022年度《新时代摄影》杂志协同业内专家授予陈振:《中国著名摄影师》称号,并入选2022年第8期《新时代摄影》杂志封面人物。

2022年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委会和评审团审议,陈振被授予《大国大家杰出艺术家优选人才》称号。多幅作品收录在《大国大家》艺术家优选典藏版一书中。

2023年度《九州摄影》杂志协同业内专家,授予陈振:《中国十大纪实摄影家》称号。

2024年度《九州摄影》杂志协同业内专家授予陈振《2024年度摄影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2024年特聘为中央电视台CCTV《艺术名家》栏目艺术顾问。

获奖作品赏析

image.png

《祈福》

作品点评:

当众多红色佛教建筑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种壮观的景象。红色的建筑墙体、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夺目,从远处看,一片红色的海洋般的建筑群,会让人感受到建筑规模的宏大,仿佛这些建筑是佛教力量和信仰凝聚力的一种直观体现。

image.png

《牧歌》

作品点评:

拍摄牧民在草原山坡上放牧的场景,羊群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地吃草,它们时而低头啃食青草,时而抬头张望。牧民坐在马背上,他们的身影与马融为一体,他们在羊群间穿梭,像是草原的守护者。

image.png

《藏文化瑰宝-德格印经院》组图

image.png

《藏文化瑰宝-德格印经院》组图

image.png

《藏文化瑰宝-德格印经院》组图

作品点评:

作者巧妙利用了自然光源与环境色温的对比,在室内题材中突出木雕、经文、人物面部的纹理质感。例如刻印经版的场景,低光环境中的暖色调突出神圣与专注,构图上采用“三分法”,使人物与木雕呈斜向延伸,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深度感。

image.png

《藏文化瑰宝-德格印经院》组图

image.png

《藏文化瑰宝-德格印经院》组图

image.png

《藏文化瑰宝-德格印经院》组图

image.png

《牧歌》

本刊评论

藏地人文风情的视觉诗篇

这组摄影作品以藏地文化与草原风情为主轴,通过对宗教、生活、劳动与自然的深度刻画,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人文温度。在技法运用与艺术理念上,摄影师陈振表现出对题材的深刻理解与审美感悟,作品在构图、色彩、光影、情感传递等方面呈现出高度统一的美学格调。

首先,从技法角度分析,摄影师陈振在辽阔的草原题材中,大面积使用广角镜头,将苍茫天地与人物融于一体,通过前景(人物或动物)、中景(活动场面)、背景(山川云海)的层层递进,营造宏大的叙事氛围。

其次,摄影作品展现出鲜明的色彩语言。藏地画面中大量运用红、黄、褐等高饱和色,象征信仰与传承,突出宗教氛围的庄重与厚重;草原生活则以绿色为主基调,配合蓝天白云的自然光景,传达出生命的自由与延续。尤其在表现人物的服饰与环境融合时,摄影师陈振捕捉细节精微,使画面既丰富又不杂乱,观者能迅速感知人物与文化的关系。

在艺术理念上,这组作品围绕“文化的延续与敬畏”展开叙述。画面中的每一位人物,无论是劳作的僧人、研磨染料的艺人,还是放牧的牧民与玩耍的孩童,均在自己身份的秩序中安然生息。他们对信仰、家庭、土地的深情与尊重,在镜头下得到真实还原,也唤起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这种理念不仅限于展现民族风情,更在于通过“日常”中的庄重仪式感,传递文化的厚度与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没有刻意追求“猎奇”式的民族标签,而是以内敛、平实甚至诗意的方式展开叙事。例如一幅画面中,僧人伫立高处遥望整个寺庙聚落,天地辽阔,人影寥落,反映出个体与精神世界的对话;又如经版存放室的幽深走廊,以强烈明暗对比表现“信仰之路”的神秘与敬畏。

总体而言,这是一组具有高度文化敏感性与审美张力的摄影作品。

本刊编辑:张允允